关于我们

项目展示

获奖情况

我司新闻

联系我们

ABOUT US PROJECT LIST HONOR NEWS CONTACT US

学术论文丨历史记忆与现代营造 ——古城徐州的城市更新与设计实践

学术科研
作者 2021.10.22

1.gif

  延续建筑:

  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冯正功三十余年浸润于其工作、生活环境及其自身经历、并诉诸建筑创作的思考与实践总结。

  具体而言,是指发现与探索场地独特的地域、时间、人文、自然、历史、记忆等重要特征,基于当代建筑语境与人多重需求的基础上,将以上元素延续并创新于建筑设计之中。

  应《江苏建筑》约稿,笔者撰写此文,并已发表于《江苏建筑》2021年4月刊(总第213期)

  摘要:在大规模“现代化”过程中,古城的历史建筑与记忆景观正在消逝。置身拥有丰富历史文脉的古城中,如何处理现在与过去的关系?如何为未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这是城市更新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建筑学的执着追求。通过梳理总结以回龙窝为契机的系列设计实践与现代营造,本文探讨了再现重塑城市记忆、挖掘城市历史、链接城市架构的有机更新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筑师力图与城市管理部门、城市设计师共同探索能够兼容古城肌理延续与城市发展的“中国城市更新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记忆,现代营造,都市针灸

  2012 年,彩八彩票是否受邀参与徐州回龙窝历史街区重建项目。原本的设计工作,只是根据原有的规划进行历史街区的建筑重建。但出于建筑师对这座古城的责任与初心,设计的工作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重建”范围。随着系列项目的缓慢展开,设计与城市的历史、结构和秩序的关系愈加紧密。

1 延续与断裂

  徐州古称彭城,始于夏禹治水,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已有 2600余年建城史。尤为特殊的是,因黄河水患频发,史载黄河“徐州水积城中者逾年”。新城于旧城之上原址重建,古城徐州形成了特殊的“城下城、府下府、街下街、井下井”的层叠式地貌。

  现存古城格局即为清嘉庆年间沿袭明城重建。据清同治地图(1871年),城设四门,以徐州府衙和鼓楼为中心,以府衙三堂相重的轴线向南延伸。这一格局至今仍依稀可辨,衙署、官邸、庙宇大多遗址尚存,其分布位置如下图所示(图1、2)。

2.jpg

△ 图 1 清同治十年(1871年)地图

3.jpg

△ 图 2现存历史文脉节点对照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中国城市的急剧扩张,但对于徐州这样的古城来说,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古城的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和城市空间重构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古城的历史建筑与城市景观正在消逝[1]。而保护城市记忆的意义往往容易被直接的经济效益所掩盖,导致许多古城历史的断裂。

  是否要为未来保留城市的历史和记忆?如何为城市居民呈现城市的历史和记忆?古城历史文脉的复杂性亦使徐州的城市更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图3)。

4.jpg

△图 3 徐州的城市秩序与山水环境(现状)

2 城市与建筑

  《城市建筑学》自1980年代引介入中国以来,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将建筑从单一的功能决定论中解放,以面对城市环境的复杂多样性[2]。意大利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罗西在书中指出了历史、记忆与城市建筑的关系。其一,城市本身由城市中市民的集体记忆所建构,因而记忆成为理解复杂城市结构的线索。其二,城市作为一种人造物(urban aritifacts),能够保存时间的痕迹。因而历史是理解、研究城市的有效方式[3]。

  古城徐州的魅力存在于蕴含集体记忆的城市建筑和景观中,城市更新即是通过设计的过程发掘历史,通过建筑和城市空间保护和维系集体记忆[4]。

3 历史记忆与现代营造

  3.1 城市记忆的再现与重塑:回龙窝历史街区

  回龙窝区域原是清代徐州府南的民居聚集区,建造时间逾越两百年。但因城市发展中无序的加建、拆除而变得残破、碎裂。

  对此,我们提出以“发现彭城”为理念的城市更新方案。设计试图以回龙窝为契机,重新梳理并延续古城徐州的历史与记忆,重塑古城历史架构。通过城市层面的整体设计,架构起以回龙窝为焦点的视觉通廊,连接散落的旧城遗存,建立路径与秩序,从织补建筑到织补城市(图4、5)。

  在空间结构上,根据曾居住此的古城保护志愿者手稿,我们完全摒弃了回龙窝原有的规划方案,原貌恢复街巷肌理;在城市意象层面上,除古树与古井为原址保护,根据老人们的回忆,设计还恢复了火神楼、街角亭、戏台和台地(图6)。在新建筑的建造层面上,邀请专家共同研究传统民居清水砖墙的构造做法、民居类型、形制、结构、材料、院落以及装饰,并回收旧青瓦、石、砖等用于新建筑。

  通过回龙窝历史街区的重塑,织补因空间结构的破坏造成的城市历史文脉的破碎,再现古城徐州的集体记忆(图7)。

5.jpg

△ 图 4回龙窝历史街区城市架构图

6.jpg

7.jpg

△ 图 5回龙窝历史街区与云龙山的视线关系

8.jpg

9.jpg

△ 图 6回龙窝历史街区中的传统空间意象

10.jpg

△ 图 7回龙窝历史街区:街巷、院落、立面、细部

  3.2 城市历史的挖掘与展示:城墙博物馆与城下城遗址博物馆

  古城墙是回龙窝历史街区项目预料之中的发现,但是否开挖是个艰难的抉择。设计时即推测基地南侧遗址的存在——古城墙为古城南门(奎光门)东延段的遗脉,深埋约400年,然而城墙的挖掘工作需要配合文物部门从而导致施工的延期。最终,在徐州市政府的理解和建筑师的坚持下,古城墙得以开挖和保留,并为其展示特别设计了博物馆(图8)。

  以相似的体量、比例回应传统建筑,以清水混凝土和玻璃砖等现代材料与传统砖石建筑形成对比,以下沉的空间序列营造“时间倒叙”的体验……城墙博物馆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过去和未来,在控制整体风貌的历史街区中呈现出“似非而是”的独特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历史街区中的城墙博物院,借由古城墙的“重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徐州城市历史的连续性(图9、10)。

11.jpg

△ 图 8历史街区中的城墙博物馆

12.jpg

△图 9 古城墙与博物馆的关系

13.jpg

△ 图 10城墙博物馆鸟瞰图

  2020年,徐州市中心区域因地铁的建设而开展彭城广场地上地下空间的整体打造计划。

  在徐州古城中,彭城广场地块历来处于城市格局的重要位置(图11)。历经改造扩建后,逐渐成为徐州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节点,是徐州城市更迭的缩影,亦是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寄托。

14.jpg

△ 图 11彭城广场:历代城市格局中的重要位置

  根据周边遗址发掘情况,文物专家推测地下十几米内应存在不同朝代呈层叠式城市遗址(图12)。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展开,古代建筑基础、防汛设施、古井、工具器皿等遗迹陆续出土,一方面,这些历史遗迹时间跨度大、留存完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在先前的城市建设中,周边遗迹资源保护留有遗憾。

15.jpg

16.jpg

△ 图 12“城下城”层叠式城市遗址剖切示意图与已挖掘出的明清城市遗址现状

  政府部门和设计团队共同意识到此次广场建设是一次难得的保护现存遗迹的机会。原本只预留出一个展厅的区域的建筑计划扩大为展览馆,集中展陈特殊的“城下城遗址”。但博物馆的方案设计需要与彭城广场改扩建、地下遗址挖掘工作同步进行,给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博物馆的部分展陈区域与已挖掘出的遗址重叠,方案设计与考古工作并行开展,并根据遗址现状修改方案、探寻适宜的展陈方式,至今已进行了9轮方案修改:以壳体结构的顶盖设计,延续城市广场的功能;顶盖微微隆起,暗示地下博物馆空间的存在;十几米的层叠式地层遗址,作为古城徐州城市历史的物质线索为人所直观感知(图13、14、15)。

17.png

△ 图 13城下城遗址博物馆鸟瞰图(效果图)

18.png

△ 图 14庭院透视图(效果图)

19.png

△ 图 15室内遗址展厅和遗址断层坑(效果图)

  3.3城市架构的链接与城市肌理的修补:徐州市南北历史文脉旅游步行系统规划

  随着新项目的逐渐落成,回龙窝历史街区、城墙博物馆、城下城博物馆等新项目逐渐成为古城徐州的重要历史文脉新节点。事实上,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周边更有故黄河、云龙公园等城市自然景观资源。

  然而,这些城市节点普遍难以为行人所感知。探究其背后原因,正是由于“现代化”过程中文脉断裂的现象,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节点孤立缺乏联系、 建筑风貌缺乏协调和慢行交通组织混乱等城市问题。

  针对城市历史文脉的项目建设工作,徐州市政府至今已召开专题多次会议并出台了专门规划研究,如徐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徐州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开发规划研究》、《徐州城历史文脉旅游动线组织及重要节点研究》等。主要指导思想是在充分挖掘历史文脉的基础上,结合徐州历史遗存和新建文化项目,提出着力打造出城市的整体空间架构,通过链接历史节点、强化历史文化轴线,突出中心城区格局特色。

  本项目即是在相关上位规划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先行打通南北文化轴。规划工作范围以沿彭城路的南北文脉轴线沿线为主,总长约2900m(图16)。设计主要采用了“都市针灸(Urban Acupuncture)”的有机更新理念,通过引导、延续、疏解和连通等“小规模介入”的设计方式,进行历史文脉的整体提升和强化设计(图17)。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针灸”的重点并非局限于“节点”处理,而在于关键“穴位”的选择和整体结构系统的疏通,如系统被宽阔的道路打断之处如何通过设计重新链接等。

20.jpg

△ 图 16徐州市南北历史文脉旅游步行系统规划总平面图

21.jpg

22.jpg

△ 图 17城市设计理念:都市针灸(Urban Acupuncture)

4 结语

  2015落成的徐州回龙窝历史街区项目为古城的城市更新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成功地重新构筑了公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更为重要的是,项目过程中设计师对延续城市历史记忆的坚持,启发了主管部门的对徐州城市发展方式的思考,逐步确立了“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指导和“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方式。

  置身拥有丰富历史文脉(context)的场所中,“如何处理与过去的关系,使过去成为面向未来的设计的一部分”是城市更新设计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回龙窝历史街区、城墙博物馆、城下城博物馆和徐州市南北历史文脉旅游步行系统规划……通过逐步展开的设计实践与现代营造,建筑师试图以再现重塑城市记忆、挖掘城市历史、链接城市架构的有机更新方式,探索发展城市的同时延续古城原有肌理的“中国城市更新策略”[5]。

  参考文献

  [1]李娜著;李娜译. 集体记忆、公众历史与城市景观 多伦多市肯辛顿街区的世纪变迁.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12.

  [2]谭峥. 邻里范式.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0.07:53-68.

  [3]Aldo Rossi.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M].The MIT Press,1982:127-131.

  [4]Dolores Hay. The Power of Place:Urban Landscapes as Public History[M].The MIT Press,1995.

  [5]吴中平.都市肌理的“针灸术”:“微小”介入的“巨大”效应[J].新建筑,2015,(第3期).

  图片来源

  图3、图5、图6~图10:秦伟拍摄

  图13~图15:彩八彩票是否

  图16~图17:彩八彩票是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作者简介

  冯正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彩八彩票是否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

  苏伟成

  彩八彩票是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院长

  陈   婷

  彩八彩票是否延续建筑创作中心助理建筑师